原标题:【廉吏故事】一代廉臣于成龙的廉慎之道
提到古代循吏干臣,清初于成龙(1617—1684年)必有一席之地。他45岁入仕,从知县做起,意志坚定,笃行务实,政声卓著,3次被举“卓异”,终成一代封疆大吏。于成龙为官20余载,深受当政者器重和百姓爱戴,在两江总督任上去世后,“士民男女无少长,皆巷哭罢市”。于成龙可以说是古代为官者的典范,而他能够有此成就与其秉持的为人处世之道密切相关。
【资料图】
方而不割 廉而不刿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语出《老子》,大意为方正但不孤傲,清正廉洁但能够宽厚包容。于成龙一生都在践行这8个字,为人处事既坚守自己的正直和原则,同时也注重审时度势,豁达圆通。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表现在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上。他当年初到罗城,身体羸弱,处境艰难,而身边的仆从却因忍受不了这里的环境而“群谋为归计”,他非但没有加以阻拦,反而“叮咛各自逃生”。只有一位叫苏朝卿的义仆留下,其余掉头不顾。之后家里送来的仆人生病,他又派苏朝卿护送其还乡,结果罗城只剩他孤身一人。落魄之时,仍能替他人着想,于成龙的宽厚大度可见一斑。
于成龙生活节俭,衣则求暖,食则求饱而已,对自己吝啬,但是对别人却慷慨大方。康熙八年(1699年),于成龙升任黄州府同知,驻麻城歧亭。忽值饥荒,歧亭一周姓世家,八月未至而炊烟断灭,妻子儿女啼哭不已,于成龙便用自己的俸银买稻米两石送至其家。而此时于成龙所食不过糠粥而已。所谓糠粥,就是将糠皮炒干磨成粉,撒在稀饭中同食。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还表现在他处理问题时注重“度”的把握上。在罗城,百姓感激他的付出,又心疼他过得清苦,在缴纳钱粮时常会多带几枚铜钱顺手放置于其案牍。于成龙一定不收,百姓一定要给,于成龙遂象征性地收取4文钱,大致相当于市场上一壶劣质酒的价格,并且声明只此一次。
他心中的“度”可以视作“方”“圆”的结合。“方”是准则,是态度,是做人的脊梁,“圆”是技巧,是方法,是处事的锦囊。他明白方中有圆,圆中有方的道理,“方”让他立场坚定、态度坚决,而“圆”则让他自然融通、大度宽容。
4文钱不多,但承载的是无价的情义;4文钱不少,它代表了于成龙的处事之道。正因为于成龙懂得情理兼顾、以诚待民的道理,昔日以民风顽悍著称的罗城被他治理得“官民亲睦”。
见利勿趋 见害勿避
《论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于成龙深受儒学义利观影响,重义轻利。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于成龙在家乡山西参加乡试,正榜没有考中,但以副榜贡生身份取得吏部铨选资格。有人劝他可以花点钱通通门路,补个好缺。他断然拒绝,认为这样不但会陷别人于危境,也违背了自己的良心。此后直到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于成龙才有机会出仕。他被选去广西罗城做知县,要知道罗城那时还是蛮烟瘴雨之乡,再加上刚平定不久,治安混乱,此前清廷派遣过2任知县,一位连同其家属、随从悉数殒命,另一位上任不久即弃印逃亡。但就是这样远见不到荣华富贵、近有生命之忧的地方,于成龙非但没有退缩,反而慷慨赴任。
于成龙在担任福建布政使时,经常有外国贡使赠送礼物,他悉数摒绝。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但是面对义与利的选择,于成龙不会谋求“非义之利”,更不会为了一己之私而见利忘义,“放于利而行”。
于成龙花了几年时间将罗城治理得“时和年丰、盗息民安、官民亲睦”。不但百姓对他感恩戴德,上级也对他刮目相看,于成龙因此成为当年广西官吏考核中唯一的一名“卓异”。
直而不肆 光而不耀
“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同样语出《老子》,大意是耿直而不轻狂,能力出众却不张扬,这也是于成龙一生都在遵循的处事之道。
在广西时,巡抚金光祖脾气暴烈,对下属态度严苛,动辄就骂人。于成龙在他手下做事,自然少不了挨骂。不过他性急且硬,经常会和金光祖据理力争。几番交锋过后,金光祖不但没有记恨,反而觉得于成龙是个有想法、有能力的属下,而且率真坦诚,值得信任,于是常邀他一起讨论国计民生。
值得一提的是,于成龙虽然以直待人,但从不傲慢自大、肆无忌惮。在被金光祖倚重后,他在金光祖面前较之从前更加恭敬有礼。而且他们谈论的内容也多限于政务,于成龙并不利用上级对自己的偏爱而对政事之外的人与事妄加评判。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于成龙在两江总督任上病故。著名学者戴震在编修《汾州府志》时撰写了于成龙的传记,赞其“清严忠直,勤劳治事,官吏无不敬畏,归于廉慎”,其为人处事之道,要在廉慎二字。(徐春燕)
上一篇:移动疫苗打印机问世|焦点短讯
下一篇:最后一页
Copyright 2015-2022 太平洋导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2016495号-17 联系邮箱:93 96 74 66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