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美学维度,虚拟媒介不仅是一个虚拟技术系统,还是一个直觉技术系统。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讲师姜吉荣在《传媒观察》2023年第4期刊文,认为虚拟媒介借助数据、隐喻、舆论、信用、美感等多样施控元素介导社会运行系统,已然在舆论监督、信用评价、道德约束、质量控制、市场经济等诸多方面间接地发挥形塑社会的作用。在此过程中,虚拟媒介赋予了制造技术和使用技术的新意义与新伦理,彰显出虚拟媒介形塑社会的虚拟性、互动性、身体性、图像性、自律性等显著直觉表征,进而发挥了舆论引导、全员监督与秩序重建的社会文明效能,但也隐现出有悖于社会文明发展的直觉伦理危机。为此,在自律、心理、环境和协同等视域重构虚拟媒介的文明伦序显得异常重要。
作为研究理论的现象媒介学、科学媒介学和哲学媒介学,也是媒介发展史上具有时间先后逻辑关系的方法论。现象媒介学关注媒介现象与社会发展的经验表述,但这种人文主义研究视角遭到科学媒介学研究者的反对,贬斥其没有理性的技术依据。然而,科学媒介学对于媒介的感性工学研究又是十分乏力,特别是在虚拟媒介的直接文化或美学文化方面,传媒研究略显不足。于是,偏于经验与理性综合思考的哲学媒介学试图纠正现象媒介学与科学媒介学研究的偏颇,聚焦媒介的消费、民主政治、公共空间及其文化话语的媒介哲学研究。尽管如此,哲学媒介学也有先天偏颇,即在虚拟媒介理性思考上试图超越媒介经验现象而将自身陷入思辨哲理陷阱,以至于无法满足虚拟媒介作为感性直觉技术的存在事实。
为此,面对作为社会现象的虚拟媒介研究需要暂且搁置现象媒介学、科学媒介学和哲学媒介学之间的固有方法论以及思维视角,返回作为直觉的虚拟媒介自身的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中探究,进而探讨出虚拟媒介与技术文明之间的复杂关系。
(资料图片)
形塑社会的直觉偏向
虚拟媒介何以能形塑社会?它又有何种塑形属性或偏向?实际上,在虚拟社会或直觉社会里,虚拟媒介已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不仅来源于虚拟媒介技术自身的内在功力,还来源于虚拟社会系统外在的直觉美学运作力量。
(一)直觉逻辑走近规训社会
虚拟媒介社会或虚拟社会,抑或是“液态社会”(齐格蒙特·鲍曼),这显然是社会系统结构性变化的直接产物,此时的社会系统不再在绝对的空间中运行规范的时间表,即“规训社会”(福柯)已经消失,在超时空中运行非规范时间表的“直觉社会”已经来临。在本质上,这种直觉社会就是美学社会。与“固定”的规训社会相比,虚拟社会最大的特征是“流动”,并诉诸“直觉”运行社会系统。因为,也只有富于变换的“直觉”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流动”以及神速的鬼时间(硅谷的俗语“速度是神,时间是鬼”)。可见,罗斯的“社会控制论”已经没有了“规训社会”的话语秩序与社会体系空间,取而代之的是流动社会里虚拟的直觉社会,其社会结构已然被掏空成一个景观化社会或可视化社会,支撑直觉社会结构的是一个虚拟的“直觉场域”。直觉场域赋权成为社会形塑的重要权力施控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展现其前所未有的形塑社会的能量与作用。
虚拟媒介技术的形塑目的验证了康德的那句名言,即“技术有目的的结构论”。这就是说,直觉场域形塑已然取代罗斯的社会控制论形态,逐渐将社会带入一个自由控制的美学社会,但又不失直觉美的规范与约束。正如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所指出的那样,“控制社会(Society of Control)”是一种权力形式,真正起作用的是“控制机制的形态变化”,而不是社会结构本身的变化。因为,人类行为具有互动倾向的“自反性”(Reflexivity)(贝克和吉登斯)特征,并非是由社会本身或特定规训单向度地控制。显然,德勒兹意识到社会控制或取决于社会结构之外的控制机制及其形态,也无意识地否定了罗斯“自然秩序”下的社会控制论思想,如今的虚拟社会已证实了德勒兹或吉登斯对社会发展的判断。
(二)直觉想象跨入市场经济
传统凯恩斯主义市场经济理念正在失效,直觉经济正在取代市场经济。尤其是虚拟媒介技术为直觉经济的到来提供支撑。对社会而言,虚拟媒介技术的直觉形塑已经在经济、文化、政治等领域显示出超越传统法律控制给社会带来的价值性引领与作用。可见,虚拟媒介技术总是“带着理性的恣意的生产”(康德)动力,正在渗透社会的诸多领域。
譬如在经济领域,直觉性的“想象力经济”或“美学经济”正在改变或超越传统市场经济模式,并创造出大量的新增就业机会、市场价值和文化取向。在文化领域,虚拟文化日渐将传统物质文化转型为直觉文化,这种直觉文化正在试图占领全球文化市场,依赖直觉而发起的文化创意经济产业如火如荼。在政治领域,虚拟媒介在西方选举议程中的信息鼓吹、偏向传播、目标性扩散上独占鳌头,并决定国家改革与发展决策,虚拟媒介已经介入并渗透国家安全及其很多重要机构及其议程,进而大大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轨迹与进程。可见,虚拟媒介的直觉塑形已经超越传统社会控制论下的经济发展和增速,在诸多领域确证了形塑社会的潜在能力。
(三)直觉公约冲击文本法律
在虚拟空间,所有网民无需在说话或引论的时候,特别注明其来源,一切变得具有公共性和公约性,一切符号又成为网民自觉遵守的信用符号。同时,这些信用符号具有超强的监督效果,或超越了传统文本法律效果。譬如“被拍(照)”或“被录(音)”已经成为虚拟媒介技术控制社会行为的有效工具,谁也无法逃脱虚拟媒介的“曝光威力”。
虚拟时代的社会控制一再确证了反规训社会的控制力量是依赖控制本身的机制形态,而虚拟控制机制在本质上是一种直觉形塑,即在虚拟技术的直觉依赖和支配下,虚拟媒介场域中的审美、情绪、意识、态度、情感、意念等非理性的“直觉数据”在自由形塑社会的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诸多方面的发展,甚或政治、军事、气象等领域的知识生产及其技术发展,而不需要规训社会中的强制控制。
直觉样态、流程与特征
就社会性而言,虚拟媒介的社会形塑主要依据后台数据,实施社会文化的监督、规训与引导。就形塑类型而言,大致包括隐喻形塑、信用形塑和美感形塑等样态,并明显地展现出数据性、图像性、叙事性、虚拟性、美感性、互动性等直觉特征,进而形成复杂的直觉形塑机理。
(一)虚拟形塑的直觉样态
从形塑技术来源看,虚拟媒介的数据形塑是通过后台的虚拟数据编码实施的。在形塑方式层面,虚拟媒介的隐喻形塑是通过虚拟叙事直觉的隐喻性、讽刺性与娱乐性,间接地成为社会暗示形塑的一种形态。在虚拟媒介叙事隐喻中,身体、图像、视觉、直觉、想象、情感等成为虚拟叙事的隐喻助手,或成为隐喻形塑的操作变量。譬如虚拟平台的身体化直觉图像叙事,即是借助身体的图像化及其直觉呈现,将生活、社会及其情感等日常关注对象隐喻成即时性、可传达的虚拟语言,进而暗示或象征对生活与社会的理解或立场。虚拟表情或表情包就是一种身体隐喻叙事,它或已成为社会群体对话及其行为的有效叙事语言。
在社会治理层面,虚拟媒介的舆论形塑是通过互联网传播对舆论监督、形塑与引导的一种形塑样态,它具有极大的磁性及其影响力。微信朋友圈的点赞之虚拟气候形成对于持有观点者的信息参与或舆论导向具有决定作用,意见气候或舆论气候日渐成为社会形塑的新形式和新手段,尤其能在个体的行为、立场以及意识上解构舆论主体或舆论对象的自由性与纯洁性。无论舆论主体或对象是否处于自愿、积极等立场,均被束缚在虚拟媒介的直觉形塑场域。当然,舆论形塑也给社会形塑带来监督或引导的正面价值,进而不断推动社会道德及其良性机制的养成。
在道德伦理层面,虚拟媒介的信用形塑是通过互联网的社会评价体系实现的,互联网的评价体系是开放的、自由的。但实际上,虚拟媒介的文化消费绝非完全自由或随意,它已然被置于新的虚拟道德观之中,是一种虚拟信用消费。譬如在商业银行、教育考试、行政办理、身份认证等虚拟空间里,一旦失去诚信,系统即默认设置规避或禁止。因此,虚拟媒介的内在交易或行为规则是一种诚信形塑。
形塑样态的多样性彰显虚拟媒介直觉形塑社会的能量与能力,较之于传统法律的社会控制,直觉形塑显然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尤其在自由性、美感性和自发性等层面表现出非凡的直觉力量。
(二)虚拟形塑的直觉流程
从虚拟媒介的直觉形塑过程看,虚拟媒介的直觉形塑机制形成流程是复杂的。
虚拟媒介的社会形塑形成有四个重要阶段或类型,即初始形塑、临界形塑、发展形塑与专业形塑。从形塑流程看,虚拟媒介的发布信息→舆论生成→诱因激发→舆论扩散→信息聚合→信息气候,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信息流发展过程。其中,初始形塑是考验数据发布(“把关人”)、舆论转发(“直觉态度”)与批评立场(“价值观”)的重要变量。一旦源信息把关不严,将会出现不良舆论,或被别有用心者、网络“大V”鼓吹与转发,在被缺乏价值判断能力的受众推波助澜之下,一场酝酿已久的“舆论危机”即将爆发。此时,初始形塑宣告失败,危机的临界形塑必须出场,此时应严防诱因激发与舆论进一步扩散。如果临界形塑失效,此时,对舆论事态的发展形塑上要防止信息再加工、再聚合与再扩散。否则,一些如政府形塑、法律形塑、刑事形塑等专业形塑应予以补救,以期补正社会舆论立场,形成良好的信息气候。
从虚拟媒介的直觉形塑流程可以看出,数据形塑是虚拟媒介社会形塑的基础,那么,虚拟媒介后台数据的编码形塑成为社会形塑的关键。问题的复杂性与难度在于,虚拟技术编码被少数人形塑,而信息数据传播又是自由的或大众性的,这就形成舆论生成的急速化与行为形塑的滞后性之间的严重矛盾空间。在这个间性空间中,便出现了信息发布与信息删除的利益交易平台,进而在此平台上(舆论生成器)直接形塑社会人的行为、信用与思想。一旦获取一定量的信息诱因(信息传播临界点),便激发信息数据的快速传播(舆论扩散),并在隐喻形塑与美感形塑支配下,被聚合的舆论或信息经包装和炒作而迅猛地向四周扩散,进而形成巨大的网络信息空间或信息气候空间。
从虚拟媒介形塑流程看,无论是一次成功的信息发布或是失败的信息发布,它们都要经历一次形塑、二次形塑或N次不断发展的社会形塑过程,以至于穷尽或结束这一次的虚拟媒介信息发布事件。这也就是虚拟媒介信息流布的连锁效应。
(三)虚拟形塑的直觉特征
直觉形塑,即是一种依据自律与他律相统一的非正式的美学形塑,具有个体性、自由性和即时性的特征。支撑虚拟社会的直觉形塑机制的形态是数据编码,而不是语言词汇或宗法制度。互联网社会电子监控系统的发达是适应虚拟形塑的非正式性特征的一种补偿,电子监控系统将个人的社会行为摄入数据库,进而备份或进入个人信用系统,以形塑行为人的社会行为。
在时空性层面上,数据形塑要比传统的语言词汇形塑或宗法制度形塑专业得多。从社会结构看,虚拟媒介的直觉形塑是一种线上关系的虚拟结构,它是基于后台关系数据而建立起来的虚拟结构。这些虚拟数据的连接点由文本、观点、利益、立场、直觉、身体符号等构成,在互联网的转发、点赞、评价、共享、交流中实现社会关系的结构化形塑,以至于虚拟网络成为一种社会资源。虚拟媒介的结构化特征加速了信息传播速度,提升了社会信息扩散效率,也聚合了虚拟关系网络的文本或资源信息。
从形塑载体层面看,虚拟媒介的社会形塑具有明显的图像性与叙事性。在虚拟媒介的社交媒体上,词汇交流及其传达变得越来越奢侈,也不愿浪费丰富的词汇在巨大的超空间中呈现文学的表达力量,而专注于图像符号的意义象征、隐喻与假借的修辞性叙事。譬如在“一图抵千言”的微信叙事中,虚拟叙事的图文表达成为日常叙事的常见形式。在诸多的交易平台上,点图加入、扫码支付等依赖直觉图像的交易策略已然成为市场交易的新形式。
从形塑本质看,虚拟媒介的社会控制具有明显的身体性与自律性。较传统媒介而言,虚拟媒介诉诸人们的身体直觉体验与感受,在视听、图文等叙事形式上复苏身体的感觉、想象与愉悦。虚拟媒介所传达的图文符号与信息表达能令人产生身体快感,通过感官刺激享受虚拟媒介的愉悦,并不断刺激消费品的升级换代,进而满足不断增长的身体直觉需要。同时,虚拟社会的迅猛发展依然超越社会对其形塑思维的增速,以至于虚拟媒介在直觉形塑与社会形塑之间获得相对自由的发展。对此,虚拟媒介的社会形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明显的自律性。
逆向与消解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虚拟媒介对社会的直觉形塑能力是巨大的,它几乎渗透至社会系统中的所有人及其生活生产领域。但虚拟媒介的社会形塑也产生了伦理绑架或其他道德危机,附带出现虚拟媒介文化被裹挟到直觉形塑之外的复杂社会问题,并由此产生社会文明发展的逆向问题。
(一)虚拟形塑的直觉逆向
虚拟媒介的社会形塑已然开启社会形塑的新形势,但虚拟媒介操作理性显然受到技术理性的影响,致使虚拟媒介的直觉形塑还存在诸多直觉问题。为此,重构虚拟媒介的直觉形塑秩序显得尤为重要,或者说,重构虚拟媒介形塑社会的伦理秩序成为摆在虚拟媒介社会中的重大棘手问题。
从问题的根源看,虚拟媒介形塑社会所遭遇的社会性问题是由虚拟媒介于直觉施控和直觉受控过程中所呈现的自由性、美感性、虚拟性、直觉性等美学属性决定的。在自由性上,虚拟媒介表现出空前的舆论自由、表达自由和评价自由,因此,虚拟媒介形塑社会是自由的;在美感性层面,虚拟媒介技术系统所展现的外在的感性美学系统是诱人的,图文的形式美已然让消费者“安乐地死去”,人们的理性思想暂且被虚拟媒介形式搁置;在虚拟性上,虚拟媒介消费者所处的私密空间环境容易让人产生懒散感、低俗感和无用感,对待游戏的佛系情感或被移植至现实生活;在直觉性上,虚拟媒介的虚拟消费容易脱离“文本法律”而将自己置身于虚拟世界,进而产生逃离文本法律的幻想或佛系意识。
(二)对虚拟形塑直觉逆向的消解
实际上,解决虚拟媒介形塑社会所带来的附带性问题的路径还需要从自律、心理、环境、协同等“四维一体”的视点展开自我形塑。
第一,自律形塑。所谓自律形塑,即反对自由主义的形塑偏向,加强自我的塑形意识,提高受众的虚拟媒介素养,重构虚拟大众的自律意识和行为。实际上,提升虚拟媒介受众的自律形塑能力及其素养很难从外界或社会形塑把关。因为,虚拟直觉形塑具有动态性、精神性与意识性,很难用静态的、教条的社会规训去改变直觉形塑所带来的精神秩序与思想立场。从根本上说,“自为控制是人类社会的本质特征”。因此,自律形塑是提高虚拟媒介的直觉形塑文明素养的根本宗旨。
第二,心理形塑。所谓心理形塑,即反对感性主义的形塑偏向,力求在虚拟媒介的快感生产中,重构虚拟媒介的美学理念和普遍的社会心理认知,提升虚拟大众的心理水平,即对虚拟媒介的心理认识和美学认知。实际上,人工智能改变了虚拟媒介的知识生产,直觉、快感、激情逐渐支配或形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较之传统媒介的物依赖与固定时空下的外在形塑,虚拟媒介主要依赖虚拟的非物质将自己内在的本质力量呈现于直觉表达之中,它需要的是隐喻的直觉思维,并在感知的无功利中实现虚拟的在场性。虚拟空间成为意见的领导者、情绪的填充剂与时空的折叠器。因此,虚拟媒介的快感型知识生产的社会形塑只能依赖受众的内在心理的强力意志,进而以此在心理认知层面改变或塑造自我。
第三,环境形塑。所谓环境形塑,即反对空间的虚无主义形塑偏向,力图改善虚拟媒介的发展实体环境,探索虚拟媒介环境学理论,建构人与虚拟媒介和谐发展的空间体系,消除对虚拟媒介过分的资本形塑、权力形塑与利益形塑。
第四,协同形塑。所谓协同形塑,即反对单向主义的形塑偏向,因为虚拟媒介的发展是一条媒介融合的道路,它必然需要在社会技术、人文、生态、市场、消费、法律等多社会节点上协同发展,才能聚合社会网络力量达到对社会发展持续协同制约。虚拟媒介的融合形塑是关系网络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互联网支持的社会网络融合的需要。尤其在文本法律层面,虚拟媒介或互联网的法律制定及其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因为,纯粹依赖自律形塑、心理形塑、环境形塑和协同形塑显然是不够的,或者说法律形塑和直觉形塑可以并肩重构虚拟媒介形塑的伦理文明秩序。
(载《传媒观察》2023年第4期。原文约12000字,标题为:理解虚拟媒介:直觉化形塑及其逆向。此为节选,注释从略。学术引用请参考原文。)
【作者简介】姜吉荣,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讲师
Copyright 2015-2022 太平洋导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2016495号-17 联系邮箱:93 96 74 66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