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

导游带你游安徽|徽派建筑:白墙黛瓦马头墙 回廊挂落花隔窗

来源:文化宣城    时间:2023-06-03 19:25:14

导游带你游安徽|徽派建筑:白墙黛瓦马头墙 回廊挂落花隔窗

秦皇建县赐美名,江山聚水画中行,丽鸟飞来合羽落,归来尚欠一徽州。无论我走了多久,无论我离开了多久,她总在我的梦里。那一片徽墨山水,是我生命的底色。大家好,我是来自黄山的王嘉雯,热爱旅游,从事旅游工作的00后导游。今天由我带您领略徽派建筑,感受老房子的魅力。

提起徽派建筑,脑海里总是会想起戴望舒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慢慢地走在那幽深又潮湿的青石板路上,清爽的风把头发细碎地吹开。侧头一看,那藏匿在水雾间的白墙青瓦,让人觉得像是进入了人间仙境。

宏村是保存较为完整的皖南古村落,这里的很多徽派建筑很有代表性。现在就请大家跟着我的脚步到宏村的承志堂看看。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座大型古民居就是“承志堂”,承志堂建成于清咸丰五(1855年),是清末宏村大盐商汪定贵的住宅,有“民间故宫”之称。承志堂主体建筑为砖木结构,有136根柱子,60道门,60扇窗,寓意六六大顺。


(相关资料图)

承志堂位于宏村上水圳中段,整栋建筑为木结构,内部砖、石、木雕装饰富丽堂皇,总占地面积约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是一幢保存完整的大型民居建筑。

承志堂前立有石镜,这是显示其富的标志。当时建房有规定,民宅门前不可立石狮,摆在门前的只能是石镜、石鼓。八字门楼的两边,刻有“鲤鱼跳龙门”,这反映出房主在占有大量财富后祈求政治上飞黄腾达的愿望。前厅是“承志堂”的精华部分,无论是厅堂摆设、悬挂的楹联、字画都非常讲究,整个厅堂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显示出当时房主的豪华和气魄。走进前厅,抬头看到头顶上方留白的四方天空是我们徽派建筑中一种独特的建筑格式——天井。徽派建筑靠天井来通风采光,雨水通过天井流下来有四水归明堂肥水不流外人田之意。咱们徽州人视水为财,认为水是福气和财气的象征,在徽州人看来,下雨是下金子,飘雪是飘白银。承志堂木雕精美绝伦,展现了新安画派和徽州版画深厚的艺术根基,也展示了徽商在当时的中国无与伦比的财力和物力。

一座承志堂就是聪明智慧的古徽州劳动人民的一座丰碑,也是宏村古民居的一个缩影,无怪乎游客中盛传:“明清两朝500年的皇家生活看北京,明清两朝500年的民间生活看徽州。”

徽派建筑作为中国古建筑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它融入了徽州的秀美山水和传统文化的灵性,特别是在建筑装饰艺术的运用上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徽派建筑受徽州人文文化及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徽派建筑风格。

徽派民居是徽派建筑的精华,也是中华民居的重要代表。白墙黛瓦,青山绿水,构成一幅幅幽远雅致的水墨画,清新爽目又古意斑斓。让我们走入江南古村,走进徽派民居,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雅趣。

江南让人难忘的,不只有小桥流水、杏花烟雨,还有掩映于青山绿水之间的白墙黑瓦、天井回廊。徽派民居如一首诗、一幅画,沉醉于一面墙、一片瓦、一扇窗……便与江南山水相融,与千年诗境接轨。

提起徽派民居,人们立即会想起“白墙黛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确,白墙黛瓦是徽派民居最明显的标志,辨识度极高。哪怕没有去过江南,看到类似建筑也会让人立马想到我们安徽。

烟雨朦胧中的白墙黛瓦是徽派建筑的标志,黑、白、灰的交错极具中式韵味和设计感,与北方的红墙绿瓦相比,多了几分清雅气韵。

其实,徽派民居的颜色并不像大家看到的那样简单,颜色不是纯粹的黑、白、灰,而是风烟掩映下冷暖相交错的多元色彩。我们所看到的黑与白,只是相对的,是气候和环境原因形成的视觉色彩。我们常说白墙黑瓦,实际上江南的瓦片是黛色的,是一种青黑色,如同古代女子画眉毛的颜色,只是因为气候潮湿,常常被雨水打湿浸泡,长了薄薄的苔藓,远看就成了如墨的黑色。而墙之所以是白色,也是因为环境潮湿,一般在外墙用白石灰加以粉刷。白石灰具有防潮吸湿的作用,可以有效地保护墙体不受潮气侵蚀。时间久远的古建筑,墙面会出现斑驳的印痕,如同时间留下的脚印,更像一幅水墨画。

马头墙也是徽派民居的一大特色。所谓马头墙,是指墙与墙之间的墙垣高耸出房屋,形如马头。实际上,马头墙又叫“封火墙”,是一种防盗防火的特殊设计。徽派民居大多是连片建筑,一旦起火容易蔓延,因而便在两户之间建起高大的隔墙,着火时可以阻止火势向邻家蔓延,起到防火作用。徽派民居马头墙的设计很讲究,一般为“金印式”或“朝笏式”,以显示主人对读书或做官的追求。在古代,马代表吉祥腾达,因而马头墙也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祈愿。

黑白相间,黛瓦重檐,造就了徽派民居的特殊气质,也造就了那些历经千百年风雨依旧精彩纷呈的徽式古村落建筑群。欲始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我是王嘉雯,在徽州等您一起走进徽派民居,感受老房子的魅力。

来源|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市场管理处

推荐内容

Copyright   2015-2022 太平洋导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2016495号-17   联系邮箱:93 96 74 66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