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浦东推出的全国首个《船舶供应服务 物料产品分类与编码要求 》地方标准,首批覆盖4大船供物料产品领域的团体标准自去年推出以来,行业领头企业和众多行业上下游企业积极响应。近日,在浦东国际航运服务中心举行的《船供物料产品编码系列标准》应用研讨会上,船供物料厨房用品和动力工具两项团体标准的10家供应链上游企业成为首批承诺执行单位。
这意味着,浦东在探索打造国际航运服务业标准体系上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越来越多产自中国的船供物料以“一物一码”的精确标准被“搬入”国际船舶上,以“高标准”带来的“高质量”供应链将让中国企业愈加有底气将中国商品卖到全球航运市场。
(资料图)
将“堵点”变成“突破点”
“参与船供物料产品领域的团体标准对企业来说,到底有什么好处?”在《船供物料产品编码系列标准》应用研讨会上,参会企业率先抛出了问题。
团体标准与行业标准不同,多为企业自发制定,并不具有强制性,参与度完全取决于企业自愿。对此,上海市机械工程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委员潘柯良认为,团体标准作为市场化标准,是经营者消费者共同商议所达成的,“一旦标准发布和使用达成共识,就可以精准、快速地解决行业或企业痛点需求和满足创新要求。”
在国际航运服务领域,5万多种船舶供应物料产品的采购贸易,长期使用的是基于33种分类、6位数字编码规则的国际通用产品参考册,早已不能满足当前的产品分类的买卖双方信息交换需要,协同效率低下。在实际运用中,往往因为没有明确的“一物一码”标准,导致船用物料频繁出错。
落地中国16年的荷适船舶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魏晓霞就在会上坦言,公司有近70%的物料在中国采购,但在日常操作中只凭借经验去寻找合适的物料,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标准的推行是大势所趋,我们公司创始总经理今年特地来中国洽谈此事,希望 ‘一物一码’的数据库可以推广至荷兰、新加坡等全球船用物料供应体系中,以此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今后也希望协助中国企业把这个标准推向国际化。”
据悉,每年上海港国际船舶供应产值近300亿元,按编码覆盖不足导致平均出错率15%估算,就有数十亿元的产品需退换货,涉及重复性物流、备货、开具发票等人力物力投入,成本开销巨大。与此同时,因缺乏认证话语权,大量国内厂商难以获得品牌认可,仅能以代工方式参与国际分工,长期处于产业链中下游。随着国际航运业东移及中国制造业大国崛起,国际船舶供应物料产品供应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基本国外生产,已转变为目前近70%源于中国市场,制定新标准的产业基础和时机均已成熟。
2021年12月,《船舶供应服务 物料产品分类与编码要求》作为上海市推出的全国首个船舶供应行业地方标准正式发布,于去年4月1日正式实施。随后,在地方标准的基础上,在浦东新区航运办会同浦东新区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共同推动下,全国范围内首个由市场主体主导制定的船供物料产品行业团体标准于今年一季度发布,从而填补我国在国际船供行业标准制定领域的空白。
中国船用物料“出海”高标准势在必行
当前,航运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转型正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新的增长引擎。而数字化的前提是标准化,可带动企业降本增效,提升行业产品、服务质量规范。
润通航运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船舶供应和船舶航行保障技术服务的跨国民营企业,在国内12座主要港口城市设有分公司,在新加坡、韩国、荷兰、阿联酋设有4家海外分支机构,为国际知名船东及船管公司提供一站式供应及航行保障服务。
“目前全球船舶供应的物资60%-70%都是国内生产,国内企业要提升进入国际市场的份额,首要就是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用同一种标准,就意味着用同一种语言说话,实现供需之间的精准匹配。目前已经有众多国际船东希望和我们一起推动标准化的工作,这也意味着将为国内企业‘出海’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润通航运CEO黄福宇表示。
现场,多家航运供应链企业就船供系列标准研制和应用、标准制定政策支持与配套以及如何用好标准开展国际竞争,进而推动标准走国际化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与会企业一致认为,标准化是助力传统航运业实现资源共享的有效手段,是推动产业链生态融合发展的强力纽带,政府部门和协会需要加快推动航运服务业标准化体系工作的顶层设计,从政策、资金和配套服务上给予更多的支持,同时积极采信和推广行业标杆性标准,为推动我国航运业更好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上海标准、中国方案。
目前,船供物料厨房和动力工具两项团体标准已得到行业供应链上游头部企业认同。当天,荷适船舶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展际实业有限公司、上海睿隆贸易有限公司、爱净洗涤(苏州)有限公司、上海壹航贸易有限公司、上海恒戴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上海可林纸业有限公司、无锡市氿熹贸易有限公司、上海卫拓水射流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宇天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单位成为首批标准承诺执行单位。
此次研讨会是继2022年4月中国首个船供物料分类编码地方标准实施后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为全面构建船舶物料供应“一物一码、一码到底”的标准化生态提供了典型范例,进一步扩大标准成果行业影响力、加快形成行业标准应用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Copyright 2015-2022 太平洋导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2016495号-17 联系邮箱:93 96 74 66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