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

黑色“乌金”的绿色发展

来源:内蒙古 日报    时间:2023-07-28 12:14:47

内蒙古久泰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角。 马忠 摄

在鄂尔多斯市国源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龙王沟煤矿智能装车站,一辆辆运煤车有序排队、自助装车。李东 摄

在乌海市海南区西来峰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内,国家能源集团煤焦化西来峰公司工作人员在厂区工作。该公司依托当地资源优势,构建循环产业经济一体化,推动传统煤化工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本报记者 孟和朝鲁 摄


(资料图)

万吨煤炭列车行驶在唐包铁路。 本报记者 马骏驰 摄

在神东煤炭集团上湾煤矿,工人在井下巡检智能设备。 本报记者 王晓博 摄

内蒙古三聚家景新能源有限公司将焦化厂产生的焦炉煤气回收作为原料,依靠技术创新,合成了清洁能源液化天然气运往各站点。图为该公司工作人员监测厂区设备运行状况。本报记者 马骏驰 摄

位于乌海市乌达区的内蒙古东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依托煤化工、乙炔化工两个区域性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构建煤—电—石灰石—电石—BDO—可降解塑料—可降解聚酯产品完整产业链。图为内蒙古东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厂区。本报记者 孟和朝鲁 摄 

□本报记者  白雪

夏日的北疆大地,生机盎然,动能澎湃。

内蒙古宝丰煤基新材料项目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煤制烯烃和全球规模最大用绿氢替代化石能源制烯烃项目,为全国煤化工产业树立起新的风向标。

阿拉善高新区,一块煤可以幻化成液体天然气、鱼竿、锂电池,甚至变成婚纱、背包、帐篷、降落伞!“黑”着进去“绿”着出来,这样神奇的“变形记”每天都在上演。

在内蒙古,煤炭资源被“吃干榨尽”,煤化工产业链不断向下游延伸,价值链不断向中高端攀升。

内蒙古煤炭资源丰富,煤炭产量约占全国的1/4、全球的1/8,承担着全国18个省区市的煤炭保供任务,温暖着大半个中国。

以高质量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基地为目标,近年来,内蒙古坚持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以煤炭为主的传统能源产业,加快煤矿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建设现代煤化工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严格控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逐步化解产业结构性矛盾,促进节能降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目前,内蒙古煤制烯烃、甲醇产量已居全国首位,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已建成投产煤制油、煤制气项目的省区。全区煤矿现代化开采水平、千万吨级现代化煤矿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单矿平均产能增至260万吨,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全区年转化煤炭增至1亿多吨,形成以煤制油气、煤制烯烃和精细化学品制造等为主的国内规模最大的现代煤化工体系,建成国内门类最全的煤基再生能源产业体系。

作为我国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内蒙古积极探索煤炭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立足煤、提升煤、延伸煤、超越煤,内蒙古以煤为基的多元工业体系正在加速形成、壮大成势。“煤头化尾”的效应,让内蒙古煤发生着绿色蝶变。内蒙古正一步步把粗煤做细,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

[责任编辑:梁波]

推荐内容

Copyright   2015-2022 太平洋导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2016495号-17   联系邮箱:93 96 74 66 9@qq.com